近日,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发生争执,旁边大爷上前理论,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脸,相关视频被放到网上后引发关注,登上热搜。针对此事,有网友调侃称该小伙为“地铁判官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视频显示,因为占座问题,大爷和大妈相互争吵,而在大爷说出“没人我占十个你也管不着”的言论后,这个小伙杀伐果断地一巴掌扇过去,车上的乘客都惊呆了。
小伙“暴力执法”的名场面,在网上传播后引发不少争议。尽管打人不对,而且个中是非都没弄清楚,但就像“地铁判官”的名字所折射的,不少网友将他视为正义的化身,是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侠客。
一些网友力挺“地铁判官”,对暴力行为点赞支持,原因不难理解。现实中,占座、霸座的情况并不少见,让人深恶痛绝。然而对类似不文明行为,社会层面虽有抵制的观念共识,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理之策。
尤其当主角是为老不尊、倚老卖老的老年人时,道德不起作用,法律又鞭长莫及,只能任由其耍无赖。最终结果是不文明者得利,遵守规矩的老实人吃亏,进一步助长了“平庸之恶”的流行,形成破窗效应。
在规则得不到执行的情况下,“地铁判官”的出现,才会收获一些掌声。点赞“地铁判官”,本身也是浇筑块垒,表达对不文明行为的反感,并带入了对不讲理老人的一些厌恶情绪。
但是非必须明辨,占座固然不对,可也不代表掌掴有理。那一巴掌打得再快意恩仇,“地铁判官”也不是执法者,他介入纠纷,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暴力手段,这种暴力当然不应该被美化、被合理化。
而且从整个视频来看,被掌掴的大爷,恰恰是制止占座的一方。“地铁判官”在事实没搞清楚的前提下贸然出手,无疑是混淆了是非,据此对他的行为点赞支持,只能说是糊涂,更谈不上公平正义。
面对不文明行为,不能因为规则失效,就觉得暴力的私力救济手段可取。从危害性来看,占座和暴力反占座,性质截然不同,前者一般是个道德命题,后者却对他人身心造成伤害,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。
如果暴力手段可取,遇到不文明的行为大家都可以暴力出手,社会规则反而会彻底乱套。
事实上在“地铁判官”之后,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,如他有精神问题,性骚扰未成年人等,在网上传播,“地铁判官”遭遇“网络判官”,网络暴力又让此事变成了一场逾矩的狂欢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恰恰是“以暴制暴”的一种连锁反应。
地铁打人者被奉为“判官”,这应当引发思考。为何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,需要超常规的力量来维持?同样也应该认识到,暴力就是暴力,面对不文明行为,应该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纠纷,动辄武力讨伐,只会助长戾气,激化矛盾。(熊志)
来源:浙江日报
关键词: